當“喜兒愛大春”轉化為“灰姑娘愛王子”時,不僅僅是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問題了
【資料圖】
小時候,看“中國民間故事”,都是美女愛上勤勞、勇敢的勞動人民。比如織女愛牛郎、七仙女愛董永,富人或官府都是壞蛋。后來看莎士比亞和安徒生童話故事,盡是美女愛上王子或貴族騎士,奴仆們都很卑賤。文化風格由“喜兒愛大春”模式轉化為“灰姑娘愛王子”模式..........。總感覺有些不對勁,但沒有去多想。現在回頭一看,忽然發現問題很重大。
文化模式能夠影響社會及人們的思想模式。當“喜兒愛大春”轉化為“灰姑娘愛王子”時。不僅僅是東西方文化差異那么簡單的問題。中間還隱藏著大眾“潛意識”中的“勞動光榮”轉化為“不勞而獲”的價值觀導向的改變。
由于現實社會中,千千萬萬個大春的勞動,只能供養起個別王子的富貴。而每個女子都期盼、幻想著白馬王子的出現,忘記了只有大春才可能從一而終,王子往往會始亂終棄的真實狀況,通常對周邊的大春們視而不見,就會產生大量的“剩女”現象。
事實上,這一文化模式改變、涉及到一個國家民族繁延盛衰的大問題!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