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密集成立 增量資金逢低入市
(相關資料圖)
近期,多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密集宣告成立,發行規模均超過10億元。與此同時,大量資金借助ETF入市,并呈現越跌越買的特征。6月26日,超百億元資金借道ETF抄底。基金經理也積極自購,在機構人士看來,當前A股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對下半年可以有更多期待。
據上海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6月20日以來,超30只新基金發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其中多只主動權益類基金發行規模超過10億元。具體來看,6月27日,中信保誠基金發布公告稱,由王睿管理的中信保誠遠見成長混合正式成立,基金合同生效日為6月26日,發行規模為23.78億元。
同日,銀華中證國新央企科技引領ETF也發布類似的公告,該基金發行規模為15.87億元。此外,南方中證國新央企科技引領ETF、易方達中證國新央企科技引領ETF此前陸續成立,發行規模分別為20億元、12.32億元。
后續增量資金可期。記者采訪獲悉,6月26日,首批3只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ETF已獲批,包括博時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ETF、嘉實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ETF、工銀瑞信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ETF。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首批3只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ETF或將在7月上旬啟動發行。
此外,基金經理也積極自購旗下新基金。6月28日,融通基金公告稱,基金經理萬民遠近期已出資認購其管理的融通遠見價值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 A 類100 萬元,且持有期不少于 1年。
ETF也成為資金重要配置工具,本周前兩個交易日,超百億元涌入股票型ETF,尤其是在市場震蕩之際,大量資金申購股票型ETF。6月26日,A股三大股指低開低走,跌幅均超1%,據Choice估算,當日股票型ETF凈申購額超120億元。6月27日,市場強勢反彈,當日股票型ETF凈申購額也超過15億元。
從資金流向來看,本周前兩個交易日,華夏上證50ETF、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國泰CES半導體芯片行業ETF、華夏中證100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等凈申購額均在10億元以上。
站在當前時點,受訪基金經理相對較為樂觀,認為市場處于底部區域。中信保誠遠見成長混合基金經理王睿表示,10年期美債收益率見頂、美聯儲加息周期接近尾聲、國內經濟溫和復蘇,當前A股整體估值處于中長期較低位置。
匯豐晉信基金投資總監陸彬的看法也較為相似。他認為,整個市場已進入周期向上的節點,風險溢價和風險補償都處于非常有吸引力的位置。
“對下半年及中長期的國內經濟發展仍然持較為樂觀的觀點。A股股價已經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市場的悲觀預期,當前不必太悲觀,對A股市場下半年表現可以有更多期待。”諾德基金研究總監羅世鋒表示,后續看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自動駕駛、人工智能和清潔能源等符合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方向的相關產業,以及消費醫療、食品飲料、家電、家居等大消費行業。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