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訊!成縣店村鎮:秸稈回收助力綠色發展
(相關資料圖)
隴南日報通訊員馮永利
收集秸稈、粉碎打捆、運輸儲存……在成縣店村鎮的田間地頭,原本雜亂細碎的秸稈經過專業機械收割打包,變成了一捆捆方方正正的草堆,整齊碼放在田地里。
“以往露天焚燒秸稈的處理方式既對空氣造成了污染,又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如今,我們將秸稈整理后堆放在田間地頭等待企業來集中裝車回收,省時又省力。”店村鎮東山村群眾說。
為確保秸稈“變廢為寶”再利用,有效避免大氣污染,店村鎮提前謀劃、周密部署,積極組織專業合作社,運用新型秸稈打捆機、運輸車輛,采取“割—捆—運”一體化模式,達到小麥收割、秸稈打捆、秸稈清運同步進行,增加了秸稈循環利用率,從源頭上避免秸稈焚燒現象。實現了農作物秸稈作為纖維性飼料儲存,用于飼喂牛羊綜合利用。
“為了做好秸稈禁燒工作,各村都成立了禁燒工作小組,全時段巡查,同時,按照屬地原則,為15個村劃定管理責任區域,確保秸稈禁燒工作見行見效。”店村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安彥鵬說。
近年來,為有效防控秸稈露天焚燒行為,提高秸稈利用率,改善環境質量,店村鎮各村通過組織召開群眾會和走村入戶等方式,向群眾宣傳焚燒秸稈對環境的危害,引導群眾秸稈還田和回收處理,著力解決秸稈處理問題,既將秸稈變廢為寶再次產生價值,又從源頭上避免秸稈焚燒現象發生。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