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相處,越沒能力的人,越愛在三處“窮大方”
文/夏莫
01、卷首語
人生路上,許多人,都戴著面具前行。
(資料圖)
有些人,就像是一個昂貴的錢包,外表富麗堂皇,內里空空。總是喜歡把最好的東西,都用來包裝面子,里子破爛不堪。
在生活中,一個人越是裝出一副十分大方的樣子,越是過不好自己的日子。
因為,越是沒有能力的人,越是不注重內在,太在乎別人的看法。這樣的人,沒有太大的出息。
與人相處,越沒能力的人,越愛在這三處“大方”。
02、消費時裝有錢人,大方買單
我有個高中同學,叫小鄭,隔三差五組織大家聚會,每次都是他搶著買單。
大家都以為他生意做大了,現在特別有錢。
有一次,幾個同學酒喝得有點多,起哄讓他再開一瓶很貴的酒。他二話沒說,就讓服務員開了,大家一起喝。
還說同學之間的交情是無價的,喝瓶好酒不算什么。
可是,第二天,同學群里就炸鍋了。
原來是小鄭回到家,妻子發現他的銀行卡一下子刷了八萬多,知道了他請客的事。
這錢是準備買輛車的,攢了好幾年,就讓他一頓飯給吃沒了。
他老婆,拿著他的手機,在群里要求大家AA制付飯錢,還大罵所有人欺負小鄭,都是沒良心的人。
原來,小鄭夫妻倆就是普通工人,月薪都只有五六千塊,是小鄭好面子,虛榮心太強,才裝出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
越喜歡炫耀,越是能力低的一種表現。
心理學中有一個“缺失自證效應”:“意思是說一個人越是希望外界承認他有什么,往往就是越缺什么?!?
消費時,越是喜歡裝有錢的人,其實大多自己沒有什么錢。
“窮大方”的人,頻繁掏出錢包,搶著做那個結賬的人。生怕別人說他沒錢,想裝出十分闊氣的模樣。實際上,買單后,總是要自己過一段苦日子。
03、對別人的求助,事事大方接受
生活中,有一類人,對別人的求助,從不拒絕。特別喜歡幫助別人,就算自己很為難也不拒絕,只為獲得別人的稱贊和認可。
為了別人的事,而過度消耗自己的人,往往會迷失本心。忘記自己的目標和計劃,變成討好型人格。
在人生路上,總是在給別人“救急”,卻耽誤了自身的發展。
別人求助,沒有細想事情的難易程度,就大包大攬,表示自己的能力很強。其實,自己著急為難,苦不堪言。
這樣的人,沒有原則底線,界限感不清晰。
看似人緣好,實則成為人人可以利用的“工具人”。對別人付出了很多,往往不會被別人珍惜,也不會被別人善待。
04、聽到別人的意見,大方妥協
人與人之間交往,有的人,裝出一副什么都不在乎的樣子,被動地跟著別人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看似大度,實際上,身邊的人,并不會尊重他。
因為,對于別人太照顧,太顧及別人的感受,總是忽略自己的想法,從而不曾表達過自己,以至于,身邊的人,不屑照顧你的情緒和感受,把你當成一個可有可無的人。
一個人,越是大方地對別人的意見隨意妥協,越是活得委屈。
做人,可以大方,但是必須有度。
如若,與人相處,不敢與別人爭辯,習慣性地認同他人,否定自己,過分地討好別人,盲從別人的感受,看似很大方,實則沒有自我。
越是沒能力的人,越容易放棄自己的底線和原則,隨波逐流,盲目聽從別人的意見。
能力越強的人,越懂得忠于自我,合理地表達自己,圓滑處理與他人之間的關系。
05、總結
人生路上,要活得有原則,有自我。
“窮大方”的人,容易過度付出,照顧不好自己,也交不到真心的朋友。
花太多錢,在低質量社交上,換來的只是阿諛奉承,換不來真心。
過度付出,只會讓你越來越廉價,不會得到他人的珍惜。
只能聽別人的,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安排支配時間,活得不舒心,做事也會受到很大的束縛。
別做那些表面功夫,遵從自己的內心,日子才能過得更好。
-END-
作者:夏莫,新銳情感導師,心理學學者,全網超10億人氣情感作家,幸福女人管理師,專注情感、兩性、婆媳答疑十余年。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