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 GEAR | CloudBoom Echo 3 ,昂跑的競速突破
提起昂跑 On,大部分跑者的品牌印象是偏慢跑,時尚的產品,好看的設計和標志性的 CloudTEC 波浪形的中底是品牌最容易識別的部分了。但嚴肅訓練的跑者,似乎很少見到有人穿這個品牌的產品。但其實昂跑 On在創立之初,作為一個小眾運動品牌最先被接受是在鐵三賽場。去年10月份,IRONMAN KONA年終總決賽男子精英賽場前幾名的纏斗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無論是全場冠軍古斯塔夫.艾登,還是奪得年齡組冠軍的苗浩腳上都穿了一雙On的競速跑鞋,當時很多跑者都關注這雙鞋,不過這款產品當時只提供給On簽約的精英運動員測試。
(相關資料圖)
這個月,這雙倍受關注的 昂跑 On的競速跑鞋就會發售,這幾天拿到產品后立刻上腳測試了幾次。而測試感受非常出乎意料,在大厚底超臨界發泡 + 碳板組合中底,淺花紋或“光頭胎”大底成為很多品牌競速跑鞋標配時,CloudBoom 做出了非常獨特的產品。在鞋面造型,中底設計和大底方面幾乎完全不同于現有市面上的產品,這是一雙設計過程就全面面向競速精英愛好者的產品。測試后感覺全馬 3小時,甚至 250以內的跑者才能更好的發揮這雙鞋的性能。
鞋子鞋面看上去沒有使用特殊工藝,超薄一體編制的技術,用了很輕的材質將鞋舌與鞋底部連接。鞋后跟位置是硬質的,但幾乎沒有填充物。整個鞋面設計的非常窄,包裹的很緊。
中底結構設計的非常獨特,與市面上主流競速跑鞋都不同,少有的走比較薄的中底路線,最厚處只有不到 40mm。其中還有部分結構鏤空,實際發泡材料最厚處應該只有30mm左右。發泡材料并未采用目前流行的超臨界發泡,而是用了獨有的從蓖麻籽提煉物發泡的環保材料。實際上腳感覺,緩沖性不如超臨界發泡,腳感更硬,但支撐更強硬,對用戶腿部發力要求高。前掌和后跟位置都有結構緩震,前掌是貫穿設計,而后跟則只在外側有結構緩震,鏤空相對On其他款式的CloudTEC中底大大減少。在實際測試中與碳板的一致性非常高,蹬地后響應快。碳板調教激進,不僅前掌位置設計了大幅上翹,而且碳板硬,只有當配速在430/公里以內才能感受到非常強的反彈。而速度慢的時候,有些“踩不動”的感覺。
中底和大底的造型也做了獨特設計。中底靠近腳的這層寬度較寬,而與地面接觸的這層則設計的非常窄。前掌比市面主流競速跑鞋都設計的窄,而后掌則更窄。這種設計保持了落地的壓力,但對跑者的小腿肌肉和腳踝力量都有很高的要求。最大程度“榨取”跑者速度能力,但到后半程容易造成疲倦。大底前掌采用了較平的花紋,而中后掌用了波浪形的結構。
在實際測試過程能明顯感覺觸地的強度非常高。大底還有個特殊的地方在于鞋底的落地引導槽,這個構造本來是應對人腳落地內外側輕微的不平衡,而隨著中底材料越來越軟,大底越來越薄,很多引導槽的感受不明顯。而CloudBoom 則因為兩側凸起結構,以及前掌的分叉讓落地時引導槽對落地位置的控制非常明顯。
在實際的 3次測試中,明顯感受到CloudBoom Echo 3 的強支撐,強反彈。適合大步幅高速推進的跑者。鞋型瘦長,對寬腳跑者并不友好。而且對落地跑姿有一定限制,如果有明顯的內旋或外旋也會碰到和中底,碳板,大底三者強烈對抗的情況。這雙鞋普適性并不強,適合業余精英和頂級運動員。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