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錫進炒股是個人自由,但也許不是個好主意
作為獨立社會觀察者,因為追蹤觀察大量網絡輿情事件,我對中國媒體傳播研究、關注相對較多。多年來,寫過無數相關文章。
總體說來,我們的主流媒體輿論傳播工作空間無限,特別是國際傳播工作亟需提高,任重道遠。迫切需要培養造就世界級的大記者、大主持、大編輯等傳媒人才。
(資料圖片)
胡錫進也就是這樣被關注到的。
昨天,胡老師突然宣布進入股市,引來網絡各種熱議,我也想湊個熱鬧說幾句。
本來,炒股跳舞都是個人自由,依法辦事就行,旁人無權置喙,說三道四。
而且,這兩天頭疼得比較厲害,加上目前我正在構思幾個重大社會觀察議題,撰寫給中宣部李書磊部長的幾個報告,時間有限,更沒必要熱臉去貼冷屁股,掃人家胡老師的興。
但,既然胡錫進成了胡錫進,我又恰好對媒體傳播這一塊略有研究,還是說說,也算是盡一個獨立社會觀察者之本份。
首先,原則上,胡錫進炒股在法律法規上是肯定沒問題的。
因此,這兩天,有部分時政歷史軍事網紅大v冷嘲熱諷、大肆炒作胡錫進炒股事件是沒多大意思的。
而且,理論上,把媒體人炒股看作近距離感受中國經濟發展脈搏也是成立的。
值得商榷的是以下幾點。
第一,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胡老師本人在內地網絡爭議相當大,這種特殊的傳播體質帶來的輿論影響有可能恰恰與胡錫進進入股市的原始初衷相違背。
今后,一有風吹草動,就會被反復炒作。輿論環境嘈雜,反而不利中國股市健康穩健發展。
第二,胡錫進作為資深媒體人,活動空間大,信息龐雜,就他曾經的社交賬號內容來說,外太空內子宮幾乎無所不包。
未來,難免有意無意被觸及部分行業、公司部分核心趨勢、信息,引發內幕交易之糾紛。
無事尚且被部分網紅大v帶節奏,搞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可以預期,今后,胡錫進在社交網絡的某些文章評論將更多被別有用心之人質疑誘導、誤導股市。
那樣,他或將陷入無窮無盡的澄清、反駁、撕扯之中。
第三,就是曾說過很多次的。
當前,我國缺乏世界級的媒體人才,媒體公信力缺缺,國際傳播能力與影響力更是形同隱身,與中國國際實力和地位極不匹配。
中央也在大力呼吁、積極培養這方面人才。
好不容易出了幾個還算有點動靜的賬號,但,由于涵蓋范圍太廣,每天一評,出評太急太快,貪多嚼不爛,有時判斷偏移,出現某些常識性低級錯誤,引來爭議。
因此,如果胡錫進本人真想在中國媒體史上留下一些印跡,更需在業務上精專。
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綜上,
胡錫進炒股本無可厚非,但對做好國內國際傳播事業來說,不見得是個好主意。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