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賽道上跑出新姿態——九三分公司系列報道之改革篇
無論是在開發建設時期,還是進入改革發展的新時代,九三分公司在北大荒集團的版圖上都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
(相關資料圖)
這個位于墾區西部松嫩平原上的旱作農業生產基地,在本世紀初就逐步走上了農業規模化經營道路,曾被中國綠色食品協會授予“中國綠色大豆之都”的稱號。這里也是北大荒工業產業的搖籃,九三集團、墾豐種業、豐緣集團等龍頭企業都從這里起步……
從農業生產、加工到銷售,在打造全產業鏈過程中,九三分公司基礎雄厚。那么,在新一輪深化國企改革過程中,九三分公司如何在老賽道上搶先機?
思考一:改革不會一勞永逸,面對層出不窮的問題,如何破局,讓企業永葆生機活力?
——用好解放思想這一致勝法寶
體制改革完成后,九三分公司也和北大荒集團旗下眾多企業一樣,一直在守正創新的道路上上下求索。
正因為有著十余年的規模化種植和農業、農機“六統一”推廣經驗,當北大荒集團以“雙控一服務”等創新模式推進全產業鏈建設時,分公司上下信心滿滿。
而正當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時候,集團黨委號召各單位學習“北安模式”,同為旱作農業代表的北安分公司異軍突起,讓九三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要有危機意識。改革不會停滯不前,要不斷地解放思想、創新理念,才能保持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5月24日,剛剛走馬上任的分公司總經理任世軍一語道破,固化的思維定式容易蒙蔽雙眼,成為前進路上的“絆腳石”,必須打破它!
6月8日,在新任領導班子帶領下,各農場和分公司各部門負責人30余人趕赴北安分公司學習“北安模式”。
“開闊視野才能拓寬思路,思想才能得到真正解放。”“參觀學習不是走過場,不僅要‘走出去’,更要‘走進去’,要帶著問題、對標對表、問計問策。”“要把這次學習作為分公司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推動發展的有利契機,取得‘真經’。”出發前,任世軍為這次學習定下調子。
取長才能補短。改革辦馬宏偉認為,“北安模式”通過精細化的農業經營服務體系和農業生產科技體系更妥善地解決了當下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相適應的問題,加上完善的內控和監督制度,責權利清晰,風險防控能力得以提升,充分體現了“統分結合”的優越性,值得學習借鑒。
“統分結合,講究的是宜統則統、宜分則分,實現在充分調動農戶積極性的前提下的規模化經營,既要讓農戶增收,又要讓企業增效。到底哪些事該統、哪些責任該分,是我們需要研究的問題。”7月6日,在分公司半年重點工作推進會上,任世軍將風險防控意識薄弱、經營意識不強、管理經驗不足等制約發展的一系列問題擺上桌面,話語鏗鏘有力、振聾發聵。
“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是改革的艱難所在。只有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才能把握好未來要走的路,才能有效解決各種發展中的問題。
思考二:作為農業全產業鏈的基地端,如何在守正創新中實現效益最大化?
——千方百計防范風險
“國有企業首要的職責,就是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任世軍堅定地認為,特別是北大荒涉及國計民生的領域,千方百計提升風險防控能力是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的重中之重。
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化經營步伐的不斷加快,北大荒集團各分子公司全產業鏈經營壓力不斷增加。如何化解生產經營中的風險,讓糧食既”種得好“又“賣得好”,九三分公司在不斷探索中積累可復制的成功經驗。
7月22日,在七星泡農場第八管理區大豆田里,種植戶侯冬雪說,“我今年拍了150畝機動地,每公頃競拍價1.06萬元,這次是線上競拍,誰也不認識誰,流程明明白白,大伙都很滿意。”
每年的土地發包都是“大事件”,特別是隨著土地經營效益逐年提高,土地發包常常引來質疑聲不斷,可今年七星泡農場的土地發包就沒人說閑話了。
“之前都是線下發包,大家總認為管理區想包給誰就包給誰,會有一些閑話。”第八管理區主任莊治強說,“但是今年就好了,這要得益于線上競拍的公開透明和發包程序的完善規范。”
為了化解土地發包過程中的風險,今年,七星泡農場嘗試線上線下相結合進行土地競價發包,發包總面積5.14萬畝,其中線上競拍2.44萬畝,每畝平均成交金額870元,溢價率31%,與線下發包相比增收334萬元,畝均增收137元。
農場副總經理張道清介紹,從制定方案、廣泛征求意見,到職代會通過、定價發包,農場堅持不捂不蓋公開透明,最終實現了效益最大化。
2022年秋糧價格的高開低走著實讓種植戶切身體驗了一把市場經濟的跌宕起伏,而大西江農場卻依靠糧食統營成功規避了風險,到今年3月末,全場3.7萬噸大豆以平均每斤2.8元的價格全部銷售,“統”的好處不言而喻。
大西江農場總經理曲阜成熱情地展示了前置風險管控的“三板斧”:“品質好是大前提,往年農場的糧食每斤也要高于周邊0.02~0.03元。”
農場“統營不統權”,靈活應對市場風險,通過吸納種植大戶、職工代表、合作社代表參與糧食銷售,以“價高者得”的標準進行比較銷售,確保利益最大化。
這“第三板斧”就是依托優質訂單,農場以大豆2.85元每斤、玉米1.375元每斤的價格出售了60%的糧食。
風險前置,不僅讓農戶嘗到了甜頭,也讓企業增加了效益,優勢盡顯。
思考三:九三分公司將如何在“二次創業”路上繼續站排頭、建新功?
——以戰略引領產業發展
在“三大一航母”宏偉藍圖指引下,一系列戰略相繼落地,這無疑是北大荒新一輪改革的點睛之筆。九三人堅信:緊跟北大荒集團戰略步伐,才有奔頭。
“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要擺正位置,基地就圍繞生產端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能越位,都想小而全啥時候能建成航母!”任世軍闡述了對集團發展戰略的深刻見解。
按照分公司黨委的要求,各農場都嘗試著圍繞主責主業做大做強優勢。
大西江農場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進行糧食初加工,延長產業鏈條,就是一次成功的實踐。
在大西江農場,去年上馬的年生產能力4萬噸的玉米壓片廠,已經開工調試,預計10月份可批量生產。除此之外,還有新建的玉米磨粉廠,也在當年簽訂1萬噸訂單,實現了開門紅。
不僅如此,農場還配有倉容5萬噸的國標倉儲庫和日烘干能力2000噸的烘干塔,初步形成了收、倉、加、銷“一站式”經營模式。
“‘一條龍’服務,不僅減輕了原糧銷售壓力,還通過糧食內部轉化促進了企業增效、職工增收。”曲阜成算了一筆賬,農場每年為大連盛方訂單種植糧食24萬畝,過去運到外地加工,無形中增加了成本,就地轉化隨走隨加工,不僅方便客戶、節約成本,農場還實現了增收。
“二次創業”是北大荒夯實國家戰略地位的重要舉措,這條路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九三分公司也積極投身其中,拉開了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大幕。
盛夏時節,行走在前嫩公路上,路旁連片的大豆長勢格外喜人,嫩江市長福鎮黨委副書記門大權望著筆直的高臺大壟上豐收在望的莊稼喜上眉梢。“這是托管給北大荒的地塊,我們今年托管了1.6萬畝,你看這大豆結莢層數比當地種的能多出兩排,產量穩了。”
“農民就看產量。”九三區域農服中心總經理劉新海說,憑著示范田打樣,自區域農服中心成立以來,累計開展社會化服務面積近700萬畝次,預計到2023年底營業收入超9億元,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在土地托管的過程中,九三區域農服中心通過耕、種、管、收的服務,將先進的生產理念和經營模式復制到地方,以土地的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機械化生產實現節本增效,帶動農民增收。同時,推廣全產業鏈經營,2023年上半年完成農化板塊營業收入1.6億元、農機板塊營業收入1.5億元,在各分公司中位居前列。
新征程上,九三分公司托起了鄉村振興的重任,也托起了種植戶增收的新希望。牢記囑托、堅守初心,九三人正在通往農業航母的賽道上疾馳。(宋倬 陸艷紅)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