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大運 成就夢想丨建設世界文化名城 成都的進展如何?
【來源:四川在線_滾動新聞】
四川在線記者 雷倢
(資料圖片)
7月31日,成都大運會城市宣傳系列新聞發布會(第16場)“文化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專場舉行。
發布會現場
2018年,成都市作出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決策部署,提煉和概括“三城三都”作為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時代表達,“三城”是世界文創名城、旅游名城、賽事名城,“三都”則是國際美食之都、音樂之都、會展之都。
5年時間,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設推進情況如何?發布會上,成都市相關部門有關負責人進行了介紹。
圍繞“三城三都”城市品牌 打造建設世界文化名城
發布會上,成都市新聞出版局(市版權局)局長王炯用一組數據來介紹世界文化名城建設的成績:2022年,成都文創產業增加值2261億元,占GDP比重達10.9%,全球城市創新指數居第29位;旅游總收入1814億元;餐飲銷售收入1445億元,居全國副省級城市首位,成都還是中國內地第四個發布《米其林指南》的城市;體育產業總規模突破1000億元,體育賽事全球影響力居全球第28位,進入全國前三;音樂產業產值503億元,躋身國內音樂產業發展第一梯隊;會展總收入711億元,中國城市會展業競爭力指數居全國第4、副省級城市第2。
他介紹,成都緊緊圍繞“三城三都”城市品牌目標,努力打造彰顯中華文明魅力、天府文化特色的世界文化名城。
以文潤城,特色文化地標綻放新魅力。按照國際一流標準,規劃建設“三城三都”重大地標設施,以豐富的審美內涵、完善的服務功能打造城市靚麗名片。以大運會為契機,新建改建大運場館49座,大型體育場館設施綜合水平進入全國前五。
以文惠民,城市功能品質得到新提升。加強載體空間建設,全市現有音樂廳、劇場數量70余個,座位總數超5萬座;會展場館可展面積近60萬平方米;博物館186家,其中非國有博物館117家,居全國第一;實體書店3678家,居全國第一。
以文互鑒,重大節會活動激發新動能。致力于高水平舉辦品牌賽事,近年來成都成功舉辦2019年世警會、2022年世乒賽等國際高級別體育賽事67項、全國性賽事100余項。同時正在舉行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并在積極籌備2024年羽毛球湯尤杯、2025年世界運動會等國際賽事。致力于高標準承辦重大活動,成功舉辦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大會等品牌節會。下半年,成都還將舉辦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等多項重大國際活動。
搶抓大運會辦賽營城機遇 加強海內外美食文化交流
大運會期間,不少外國運動員走上成都街頭,品嘗成都美食。成都市商務局總經濟師周立志表示,成都美食一直廣受國外友人的喜愛,很多美食品牌在海外的發展越來越快,推動了國際美食之都的影響力和城市美譽度。目前已有100余家成都餐飲企業先后赴美國、法國、葡萄牙、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地區)開店。
“國際美食之都”是“三城三都”的組成部分。周立志介紹,成都正不斷提高城市美食產業的美譽度和競爭力。
此外,成都也在做優做強美食產業鏈條。他介紹,成都擁有大型餐飲企業近千家,建成中國華商金融中心、太古里、麓湖美食島等一批重點美食載體;遴選發布鹽菜回鍋肉、樟茶鴨、怪味抄手等266道富有地域特色的風味名菜,推出101家天府美食名店;持續從美食消費端發力,推動農業、制造業、服務業融合發展,塑造成都美食IP。
下一步,成都將搶抓大運會辦賽營城重大機遇,加強海內外美食文化交流,做好“餐飲為民”“餐飲樂民”“餐飲富民”文章,進一步提升成都國際美食之都文化傳承創新力和品牌影響力。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