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利用激光脈沖來提高MXene電極的性能 有助于開發下一代電池
(相關資料圖)
據外媒報道,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的研究人員利用激光脈沖來調整MXene替代電極材料的結構,從而提高其能量容量和其他關鍵性能。研究人員希望這一策略有助于改進負極材料設計,以用于下一代電池。
(圖片來源: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
石墨中含有平坦的碳原子層,在電池充電期間,鋰原子嵌入并儲存在這些層之間。MXene中也含有可以容納鋰的層,這些層由與碳或氮原子鍵合的鈦或鉬等過渡金屬制成,從而使這種材料具有高導電性。這些層表面還具有額外的原子,例如氧或氟。基于碳化鉬的MXene具有特別好的儲鋰能力,但是經過反復的充放電循環,其性能會迅速下降。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人員利用紅外激光脈沖,在MXene中創建小碳化鉬“納米點”(nanodots)。該工藝名為激光劃片(laser scribing)。這些納米點大約有10納米寬,通過碳材料與 MXene層相結合。該工藝具有若干優勢。首先,納米點可以提供額外的鋰存儲能力,并加速充放電過程。其次,通過激光處理,可以減少材料中的氧含量,有助于防止形成氧化鉬。最后,納米點和層體之間的強勁結合,可以改善MXene的電導率,在充放電期間使其結構保持穩定。
研究人員利用激光劃片材料來制作負極,并在鋰離子電池中對其進行了1000多次充放電循環測試。受益于納米點,該材料的電存儲容量是原始MXene的四倍,幾乎達到石墨的最大理論容量。在循環測試期間,該激光劃片材料也未表現出容量損失。
研究負責人之一Zahra Bayhan表示:“從這里可以看出,Mo2CTx不穩定的循環性能要歸因于隨結構降解其部分氧化成MoO x。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激光誘導Mo2CTx/Mo2C (LS-Mo2CTx)混合負極,其中Mo2C納米點增強了氧化還原動力學,而且通過激光降低氧含量,可以防止由氧化引起的結構退化。同時,在充放電循環過程中,Mo2C納米點和Mo2CTx納米片之間因激光誘導形成的強連接,能夠提高導電性,使結構保持穩定。”
所制備的LS-Mo2CTx負極,經過1000次以上的循環后,表現出340 mAh g -1的增強容量(原始容量 83 mAh g -1),并具有更好的循環穩定性,容量保持率為106.2%(原始的容量保持率為80.6%)。這種激光誘導合成方法凸顯了基于MXene的混合材料在高性能儲能應用中的潛力。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激光劃片方法可以作為改善其他MXene材料性能的通用策略。這將有助于開發新一代可充電電池,在電池中使用比鋰成本更低、更豐富的金屬。與石墨不同,MXene還可以嵌入鈉離子和鉀離子。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