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國糖尿病患者控制現狀不容樂觀,飲食指標達標水平最低
糖尿病是全球高發慢性病中患病人數增長最快的疾病,是導致心血管疾病、失明、腎衰竭以及截肢等重大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全球有5.4億成人糖尿病患者,中國占據四分之一,是糖尿病第一大國。據統計,我國有近1.4億成人糖尿病患者,每年醫療支出超過1萬億人民幣,糖尿病已成為嚴重危害國民健康并給社會帶來沉重經濟負擔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然而,巨額的公共衛生和醫療投入以及一系列糖尿病新藥的問世,并沒有帶來糖尿病控制情況的明顯好轉。已有多項研究表明,全球多個國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壓和血脂控制均不理想。而中國作為糖尿病全球第一大國,糖尿病患者風險因素控制情況目前尚未得到系統研究。
(資料圖)
基于全球糖尿病防控的嚴峻形勢,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王慧、鐘文澤聯合團隊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丁鋼強、于冬梅團隊合作,利用2015-2017年全國健康與營養監測數據,對具有全國代表性的8401名已診斷成人糖尿病患者的BMI、血糖、血壓、血脂、生活方式和飲食達標情況進行分析,其中飲食數據來自3531名參與連續3天24小時飲食回顧法的患者。這一論文于2023年8月1日發表于國際內科學頂尖期刊《內科學年鑒》(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填補了中國缺乏系統研究糖尿病患者風險因素控制情況的空白。
這一論文于2023年8月1日發表于國際內科學頂尖期刊《內科學年鑒》(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海交大醫學院 供圖
本研究發現,絕大多數中國糖尿病患者的風險因素控制沒有達到《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建議的水平。只有1/3的患者BMI【BMI=體重(kg)/身高(m) 2】控制在正常值24 kg/m2以下;只有4.4%的患者個體化血糖、血壓和個體化血脂三項指標同時達標,其中血壓和血脂達標率尤其低,僅分別為22.2%和23.9%。
在生活方式方面,仍有1/4的患者吸煙,1/3的患者飲酒,1/2的患者睡眠時間不達標,4/5的患者閑暇時間運動不達標,生活方式總體達標率只有5.1%;在飲食方面,指標達標水平最低,大多數患者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供能比不達標,僅有9%的患者鈉攝入達標,2.5%的患者膳食纖維攝入達標。
在3531名有飲食數據的患者中,只有4名患者飲食符合指南的膳食推薦。此外,以上部分指標達標率存在亞組差異,在不同年齡、性別、城鄉、教育程度和BMI的患者中存在顯著差異。綜上數據表明,中國糖尿病風險防控現狀不容樂觀。
本研究首次全面揭示了中國糖尿病患者風險因素控制的總體情況,亟需加強對糖尿病患者風險因素控制不佳的原因進行進一步分析,盡快制定切實有效的應對策略。
文章指出,有效控制糖尿病需要通過個性化管理對患者及時給予藥物和非藥物綜合治療,如不僅需要清楚告知患者其臨床治療手段,指導其科學健康的飲食與生活方式,還需向患者提供相應的知識、技能、工具和科技手段輔助其配合治療。此外,必須了解每位患者的治療目標和需求以及治療過程中的主要障礙,并及時幫助患者解決這些障礙。最后,醫保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也需要根據我國糖尿病防控現狀及時調整完善,以更好地保障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權益。
本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為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單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為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單位,第一作者為鐘文澤和于冬梅,通訊作者為王慧和丁鋼強。本研究項目資助來自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和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
(來源:澎湃新聞)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