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海射導彈,山東艦一口氣放飛4架戰機,和美軍相比是何水平?
在航母編隊的海上防空作戰中,艦載戰斗機的出動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如何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放飛盡可能多的艦載機,始終是有航母國家努力探索的課題之一。如今,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就在臺灣海峽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國產航母“山東艦”放飛艦載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央視報道,“山東艦”穿越臺灣海峽的畫面首次公開,期間該艦突遭外機跟蹤偵察,為保證自身安全,“山東艦”緊急放飛了4架掛載導彈的殲-15艦載戰斗機予以驅離。從視頻中可知,艦島內的指揮人員下令讓殲-15以“空優構型”起飛,顯然說明是以攜帶超視距空空導彈和近距離格斗空空導彈為主。期間,飛行員在通話中還提到了發射導彈,有的戰機發射了1枚,有的則發射了2枚。
“山東艦”上的飛行員們
至于另一條指令中的“二等轉為一等”,則是指艦載機和飛行員的戰備值班等級有所提升。通常來說,航母艦載機聯隊中的戰機和飛行員,并非全部保持高等級戰備值班,畢竟裝備需要輪流維護保養,人員也需要獲得相應的休息。在戰區或執行某些中高風險任務時,部分艦載機和飛行員會在一定時間內處于一等值班狀態,隨時做好起飛準備。
“山東艦”甲板上的無人牽引車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裝備和人員處于二等和三等值班狀態,它們無需像一等值班那樣執行緊急起飛任務。當一等值班人員駕機起飛后,二等值班人員會自動進入一等狀態,甲板艦勤人員則會開始為轉入一等值班的艦載機做準備,如加油、掛彈和充氧等,并以甲板牽引車將戰機拖帶至起飛位置,隨時等待新的起飛命令的到來。
“山東艦”的3個起飛點
從視頻中來看,指揮員下令“二等轉為一等”,說明此前的一等值班飛行員和艦載機已經升空。而一次性放飛4架殲-15,則是一個很值得注意的地方。我們知道,“山東艦”共有3個滑跑起飛點,即滑跑距離較短的1號和2號起飛點,以及滑跑距離較長、可讓殲-15實現重載起飛的3號起飛點。也就是說,在極限狀態下,該艦可同時放飛的殲-15為3架。但既然視頻中提到了4架戰斗機,顯然意味著“山東艦”的甲板調度和艦載機準備工作的效率極高,在3架殲-15升空后,在短時間內又放飛了1架,實現4機編隊或兩個雙機編隊的效果。
“山東艦”放飛殲-15
那么,這是個什么效率呢?不夸張但也不過分謙虛地說,在全球范圍內已屬準一流,基本僅次于使用彈射器的美國核動力航母。以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來看,其擁有4部蒸汽彈射器,在緊急狀態下可放飛4架艦載機,然后在短時間內再讓4架艦載機進入起飛位置并放飛。
美軍航母以彈射器放飛艦載機
短期內以“爆發模式”連續放飛8架艦載機后,彈射器就需要先“緩一緩”,然后才能再執行放飛任務。原因很簡單,高壓蒸汽系統需要一段時間補充消耗掉的蒸汽。在彈射器的蒸汽系統恢復蒸汽期間,航母的航行速度也會有所降低,這也是為了讓主機的輸出功率更多地傳送到蒸汽系統,以便更快地補足彈射器所需的蒸汽。所以說,美軍航母以“爆發模式”放飛艦載機時,基本是以8架為一個上限。
彈射器需要一段時間恢復蒸汽量
對于并未使用先進的蒸汽彈射器,而是以滑躍起飛裝置放飛艦載機的“山東艦”來說,能在短時間內連續放飛4架固定翼艦載機,已經是非常不易的事情了。這一方面得益于該艦較大的噸位和尺寸,所帶來的相對優越的飛行甲板面積,提高了艦載機調度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這種效果也與艦勤人員和飛行員極高的訓練素養有關,即我們常說的“練為戰”。
“山東艦”已形成完整戰力
可見,已形成完整作戰能力的“山東艦”水平不俗,雖然中國是“全球航母俱樂部”中較為“年輕”的一員,但我們在提升航母部隊戰力一事上所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效果也是肉眼可見的。在局勢多變的臺海,誰都別想輕易挑戰解放軍。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