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滿完成任務,他們從高原上回來了!
7月29日,控江醫院第二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6名隊員抵達上海。醫院影像科沈善宗肩負使命,繼續留任西藏拉孜縣人民醫院開展醫學影像中心和核磁共振建設工作。
【資料圖】
在援藏工作中,團隊精誠協作,始終懷著“拉孜所需、楊浦所能”的囑托,負責對應拉孜縣人民醫院科室學科發展規劃、業務技術開展、人才帶教培養、科研突破和醫療質量管理等具體工作,圓滿完成了各項援建任務,對提高西藏拉孜縣的醫療水平、培養本地醫療人才、改善醫療服務、加強民族團結做出了貢獻。
援藏期間,組團式醫療援藏團隊接到了國家衛健委表揚信,并收獲拉孜縣“抗擊新冠先進集體”“拉孜縣抗擊疫情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
廣泛調研 共謀發展
團隊所有隊員深入縣人民醫院各科室開展臨床醫療、人才學科建設調研,制定《拉孜縣人民醫院“組團式”醫療援藏三年工作規劃》,在資源配置、重點科室建設和人才梯隊培養等方面制定了詳細計劃,力爭通過三年的時間建設成為日喀則市西部區域醫療中心。
大家積極走臨床、聽需求、提質量,促發展。今年4月至6月期間,組織9次重點科室院長行政查房及3次臨床醫技溝通會,院領導班子和職能部門下臨床調研,現場查找問題、解決問題、強化管理、優化流程,促進醫療服務質量的提高,確保醫療安全,推動醫院可持續發展。
全力以赴 救死扶傷
隊員們勇于擔當,甘于吃苦,以滿腔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在醫療業務上,大家以“培養一批當地的醫療人才,留下更多帶不走的醫療技術”為目的,帶領當地團隊積極開展各類手術操作包括全麻小兒手術、全麻下腹腔鏡膽囊切除,腹腔鏡闌尾切除,骨科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取出術等。同時積極開展新技術新項目近20余項,包括動態血壓、動態心電圖、生化免疫檢測、病毒DNA檢測、核磁共振項目(頭顱/血管/四肢脊柱骨骼/盆腹腔器官)。當地醫院核磁共振于今年3月啟用,目前已完成核磁共振檢查400余人次。今年上半年新開設泌尿外科,成立全科醫學科,在新一批的援藏隊員帶領下,當地醫療技術進一步發展成熟。
拉孜縣衛生服務中心地處318國道旅游路線,車禍多發。常規的急診處理當地醫生尚可應對,一旦遇到急腹癥、心腦血管等需要緊急手術治療的患者,則難免力不從心。隊員們主動請纓,建立24小時聯系機制,隨時準備支援急診的醫療救治工作;其次,與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對于危急重癥患者建立雙向轉診機制,這給現場醫生、當地老百姓和醫院吃了一顆定心丸。在這期間,隊員們共同參與急診危重癥患者搶救和大批量車禍會診15余次,處置及時規范,有效救治重癥患者30余人,醫院同期轉診轉院率下降50%,急危重癥搶救成功率明顯提高。
在今年年初時,隊員們剛從上海回拉孜,還在適應高原反應,一場大型車禍于凌晨發生,幾名重傷患者被送到醫院急診室。一接到消息,所有隊員立即趕到醫院,為患者開啟所有綠色通道——開通靜脈通道、心電監護、抽血、CT、各種搶救,緊張而不忙亂。車禍中的兩名青年內臟出血,在建立基礎通道補液措施情況下緊急轉往日喀則手術治療,骨折患者在生命體征平穩后進行手術治療。日落西山時,隊員們邊吸氧邊從醫院步行回到援藏公寓,雖然辛苦,但能將患者從危重邊緣救回來,大家的內心也滿懷收獲。
師徒結對 教學相長
7名援藏隊員們分別從業務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結對帶教8名當地醫院技術骨干,著力培養當地人才骨干團隊,實現多學科、多種醫學關鍵技術的本地“移植生長”,助力基層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改善。
同時,為提升執業醫師考試通過率,團隊成立專項工作組,自5月中旬開始,一方面與楊浦區中心醫院執業醫師考試同步線上培訓,另一方面七名援藏專家舉行手把手技能操作培訓,保證每位參考人員培訓過關。這種手把手技能操作培訓,開展了15次以上。今年6月參加技能考試的14位醫師中通過13位,成績斐然。
除此之外,當地醫院還選派骨干外出進修學習,開拓視野、熟悉新理念、新思路,掌握新技術;同時還聘請上海市專家培訓授課,在去年11月、12月以及今年5月邀請控江醫院多位專家教授線上和現場培訓授課,并進行三次全院教學查房并進行骨關節手術示教。2022年發表論文6篇(援藏醫療隊4篇),2023年5篇(援藏醫療隊2篇)。
關愛患者 共建深情
醫療隊與當地的居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其中有一名被他們喚作“折翼天使”的西藏女孩,名叫巴桑普尺,剛滿12歲,她的堅強和懂事連著她的傷臂,給醫療隊員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此前,巴桑普尺不幸摔跤導致左尺橈骨遠端骨折并嚴重錯位,當時處于疫情期間,小姑娘又感染新冠病毒。醫療隊特地驅車90公里上門,與其父母留下聯系方式,同時聯系醫院骨科專家,開展遠程會診,制定治療方案。
除此之外,醫療隊發現兩名特別貧困的先天性疾病患兒(唇腭裂及先天性髖關節發育畸形伴脫位),在2022年初免費為她們在醫院進行“一期”手術治療,并于今年4月份護送一名患兒至醫院順利完成“二期”手術,另有一名7歲患兒于5月底順利在拉孜縣人民醫院進行全麻下雙側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內固定取出術。患兒家屬對醫療隊的工作非常感激,他們的付出得到當地鄉鎮村老百姓的高度評價,也充分體現楊浦——拉孜的深厚友誼。
在每月的下鄉免費送醫送藥過程中,隊員們也深深感受到當地缺失的不光是醫療設備、醫療技術,更是老百姓對自身健康保健的知識。很多的患者從小病拖成大病,甚至危及生命。隊員們跨越高原之巔,開展醫療科普、疾病宣傳。七名援藏隊員按自身專業特點完成健康科普書籍《高原上的健康管理》的編寫,目前書籍已在修訂中。
回顧這一年工作,隊員們為能在西藏醫療衛生事業做出貢獻,為藏族同胞的健康付出辛勞和汗水而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大家表示,這段經歷對自己是一種磨煉,更是一份人生的財富。
原標題:《圓滿完成任務,他們從高原上回來了!》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