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努”的進度條為何“卡”住?氣象專家詳解:塊頭大 性子慢
潮新聞訊 今天,超強臺風“卡努”已經移入東海東南部海域。據浙江省氣象臺預計,“卡努”將繼續以每小時10-15公里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動。
10-15公里是什么水平?這相當于自行車車速。對于一向“雷厲風行”的臺風而言,已經非常慢了。
【資料圖】
對于它接下來的路徑,省氣象臺研判,“卡努”最大可能于3日夜里至4日上午在浙江南部近海轉向東北方向移動,但仍不排除緊擦浙江省沿海北上或登陸浙江省的可能性。
從7月28日凌晨“卡努”正式編號算起,目前它已經在洋面上“挪動”了6天。雖然早早登上天氣舞臺,但是“卡努”依然讓人捉摸不透。事實上,各家機構、各大數值和AI模式都認為,“卡努”的后期路徑撲朔迷離,目前難下定論。
“糾結”的臺風
“卡努”的進度條為何“卡”住?浙江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毛燕軍認為,主要原因在于“卡努”不僅是個“大塊頭”,還是“慢性子”。
從衛星云圖上看,“卡努”組織結構對稱,眼區清晰可見,臺風中心附近的對流云系發展較為旺盛。這讓它的體積較為“龐大”。
“前期,‘卡努’北側的帶狀副熱帶高壓強且穩定,因此它的路徑比較明確,受北側副熱帶高壓的引導往西北方向移動。”毛燕軍表示,不過隨著“卡努”落入副高的三面包圍里,引導氣流減弱,基本只能靠自己的“內驅力”緩慢移動。
預計一直到8月4日前后,這個“慢性子”都將維持這樣的溫吞狀態。
事實上,“卡努”并非唯一一個“慢性子”臺風。比如2021年第6號臺風“煙花”,也很“磨嘰”。受當時副高偏東偏北,缺少引導氣流影響,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它都處于“龜速”狀態。
再如1991年第19號臺風“耐特”,仿佛在洋面上迷路,經歷了西進、東行、再西進、南下、北上等5次大角度轉變,其中還包括3次逆時針打轉。
復雜的后期路徑
在西北太平洋地區,臺風移動大致有三條路徑:西移型、登陸型、轉向型。
那么“卡努”屬于哪個類型?當前,全球多家數值預報模型對“卡努”的后期路徑仍有較大分歧。
如此變幻莫測,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復雜的天氣系統,導致影響“卡努”的因子越來越多。“接下來副熱帶高壓的強度和位置將發生變化,加上‘卡努’的東西兩側各有一個高空冷渦,影響系統復雜多變,彼此還可能相互影響。”毛燕軍說。
他打了個比方,就像是數學考試里的最后一道大題,題目本身就不簡單,變量還很多,更加讓人無從下手。
“其實‘卡努’也在等待指引它的信號,預計4日以后隨著北側副高的減弱和斷裂東退,它的路線會更明朗。”毛燕軍說。
別看“卡努”速度慢,它對浙江的影響已經開始。今天08時至11時,浙江沿海海面出現8-10級陣風,最大為臺州溫嶺石塘站24.5m/s(10級)。
受其外圍環流影響,預計今天中午到明天,浙江沿海地區多云到陰有陣雨或雷雨,其中,中北部沿海部分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個別大暴雨。后天沿海地區多云到陰有陣雨或雷雨,其中中北部沿海部分中雨;其它地區多云,午后有分散性雷陣雨。以上有雷雨地區可伴有短時暴雨。
此外,近期正值天文大潮期,還需注意防范風、雨、潮“三碰頭”的疊加影響。
氣象部門提醒,臺風影響期間,請沿海居民遠離海邊堤壩,切勿圍觀大潮巨浪。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