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嫁12年,最甜影后突然離婚
曾被香港影壇寄予厚望的“最甜影后”林嘉欣,在事業巔峰期突然宣布懷孕、結婚。
【資料圖】
對方是當時名不見經傳的MV導演袁劍偉,比她大了12歲,還有過婚史。
婚后五年林嘉欣先后生下兩個女兒,事業完全停滯,全身心地投入家庭。
而如今,又突然宣布離婚,低調結束了12年的婚姻生活。
甜妹變賢妻、變良母,到底值不值得呢?
作者丨怪怪
來源|麥子熟了
毫無征兆,7月28日凌晨,港星林嘉欣突然官宣離婚,結束了12年的婚姻生活。
在聲明中,她和前夫——導演袁劍偉,都并未解釋離婚原因。
整篇公告措辭體面冷靜:
圖源:網絡根據港媒的報道,兩人是由于在孩子教育和經濟方面產生爭執,加之性格不合,導致婚姻破裂。
翻看林嘉欣的社交媒體,上一次發布與前夫的合影,還是在三年前。
圖源:網絡不少影迷得知離婚的消息,都紛紛評論:“太好了,趕快出來多多拍戲!”
作為香港的“甜妹鼻祖”之一,林嘉欣那彎彎的月牙眼,一對若隱若現的梨渦,即使如今45歲了,笑起來依舊很甜。
圖源:網絡曾經,這位香港影壇寄予厚望的“最甜影后”、實現金馬獎大滿貫的第一人,選擇在事業巔峰期結婚、息影。
五年時間內先后生下兩個女兒,事業完全停滯,全身心地投入家庭。
甜妹,成了賢妻。
復出后,熒幕上等待她的角色,是商業片里賢惠溫婉的完美妻子;
電影《掃毒2》劇照現實里,她則為了名氣、才華皆不如自己的丈夫四處奔走、站臺,眼里常常透出疲憊:
圖源:網絡如此奮不顧身、苦心經營的婚姻,還是以離婚收場,不僅令人唏噓。
“下嫁”12年,終于恢復單身的林嘉欣,是時候開啟更寬廣、更自由的人生了!
林嘉欣的天賦有多高,她當年“為愛息影”就有多令人惋惜。
24歲,非科班出身的她,第一部電影就和張學友、梅艷芳拍攝《男人四十》。林嘉欣在片中飾演一個叛逆酷拽、充滿魅力的少女:
圖源:網絡明明是新人,卻將臺詞、眼神拿捏的恰到好處,一舉拿下金像獎、金馬獎的最佳新人和最佳女配角。
此后一路資源開掛,和各位香港影壇的頂級男神都有合作,一度被稱作“張曼玉接班人”。
張國榮的最后一部電影《異度空間》,她是女主角:
《異度空間》劇照與黎明、鄭伊健、吳振宇合演《雙雄》,跟謝霆鋒、陳奕迅拍《戀愛行星》。
圖源:網絡當香港電影式微之時,她依然能在2009年,憑借電影《親密》拿下韓國忠武路獎影后。
可就在2010年,林嘉欣突然宣布懷孕、結婚。對方是當時名不見經傳的MV導演袁劍偉,比林嘉欣大了12歲,曾有過婚史。
婚后五年,林嘉欣當起全職太太。后來為了支持丈夫的事業發展,她曾賣力主演對方導演的電影《暗色天堂》,還盛情邀來曾經合作過的張學友。
圖源:網絡而這部被金像獎提名的電影,也成了袁劍偉導演生涯中目前唯一拿得出手的耀眼成績。
很多影迷都為林嘉欣可惜,明明可以大放異彩,卻偏偏選擇“婚姻扶貧”。
直到2019年,她還在努力為丈夫“抬轎”,再次主演他的電影,題材還是林嘉欣最擅長的恐怖片。可惜,依然反響平平。
而一旦林嘉欣撇開扶植丈夫的執念,出來“單干”,她主演的電影,幾乎部部拿獎:
2015年,林嘉欣首度復出拍攝的電影《百日告別》,就一舉拿下金馬獎最佳女主;
圖源:網絡2021主演的《美國女孩》,再次入圍金馬。
《美國女孩》劇照40+的林嘉欣,作品少而精,演技和狀態依舊在線。
可以想象,如果她能在演藝事業上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定能收獲更耀眼的成績。
但好在,林嘉欣并沒有因婚姻和母職完全迷失自己。
在演員之外,不被大眾熟知的生活里,她一直在保持自我成長,演繹著多重身份。
作為兩個女兒的媽媽,她并不認同母職犧牲:
我不相信“犧牲”兩個字,我要develop自己,讓自己的世界變大。
圖源:網絡她也的確是這么做的。
林嘉欣認為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身教——通過自己的行動讓女兒知道:如何活出快樂,當個有血有肉的人。
2020年初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林嘉欣在陪女兒上陶藝課的過程中,領略到了制陶的樂趣。
在認真學習之后,她開了一間自己的陶藝工作室。在這里,沒有鐘表、沒有wifi,也沒有疫情帶來的沮喪和窒息感。
只有林嘉欣忙碌敏捷的手,和格外充實的心。
我想用陶土來觀察自己在想什么,恐懼什么,渴望什么,不安靜什么……觀察內心的一切。
她常常很早就來到工作室忙活,陪伴左右的,只有一只乖巧的橘貓。
憑借勤奮的練習,這幾年林嘉欣的技藝越來越精進。她辦過陶藝展,平時售出的陶器所得,則全部捐給慈善機構。
林嘉欣的陶藝作品???????沉浸于陶藝的時間多了,陪伴孩子的時間自然就少了。一次,大女兒有些生氣地和林嘉欣抱怨:“媽媽,我覺得你愛陶土多過愛我?!?/p>
林嘉欣立馬和孩子解釋:媽媽喜歡陶土,就像你喜歡讀書一樣。
我絕對不會要求你為了陪我,而放棄閱讀,因為你會跌進書的世界,就等于我跌進陶土的世界。
她耐心地告訴女兒:人能找到一件發自內心熱愛的事,是非常難能可貴的,要好好珍惜和尊重。
和小女兒、好友在巴黎合影除了當演員、陶藝師,林嘉欣還是專業的策展人,曾為國內外多名藝術家舉辦作品展。
今年五月,她第十次以“法國五月藝術節大使”的身份,前往巴黎進行文化深度游,訪問不同的藝術家、美術館長。
圖源:網絡此外,林嘉欣還參與撰寫舞臺劇劇本、出演先鋒戲劇、和漫畫家合作出版兒童繪本。
主演戲劇《塑像譜》排練畫面??隨著女兒們的長大,林嘉欣有了更多的時間,在熱愛的藝術領域豐富自我。
當被孩子問道“媽媽為什么不能一直在家里陪我呢?”
她的答案是:
“你越長大,你的世界也會變大。如果媽媽不工作,媽媽就會害怕自己的世界越來越小,這樣就沒辦法跟你一個節奏了。”
好在,林嘉欣的世界,并沒有因為當了媽媽而坍塌、縮小,而是變得更加豐富濃烈了。
幾年前,林嘉欣搬到了香港的梅窩居住。這里山清水秀,頗有鄉土滋味。
她常常和朋友赤腳在溪邊聊天,重新打開被都市封閉的感官,盡情地感受自然。
圖源:網絡慢下來,觀察天空變幻的顏色、樹上飄下的落葉、雨后放晴在溪澗里閃爍的石頭,都讓林嘉欣感到幸福。
這些微不足道的體驗,反而像是人生導師,替我道出內心說不出的想法。
她會在清晨到海邊看日出,即興地跳支舞;會在周末的午后,戴上草帽,出門摘藍莓。
圖源:網絡從院子里采來洛神花,去籽、清洗、風干,做成花蜜。
圖源:網絡在這個被電子媒體和網絡充斥的世界里,林嘉欣愈發重視“實實在在的生活體驗”。
她會主動提出為喜歡畫畫的朋友們當模特,幾個小時坐在那兒一動不動。
圖源:網絡靜靜看著家里的狗狗sofie站在陽臺眺望,心里也會覺得溫馨、安寧。
圖源:網絡她喜歡隨身帶著愛了二十年的膠片相機,用鏡頭和腳步丈量世界,無論是在意大利旅行:
圖源:網絡還是盛裝出席香奈兒的晚宴,都“機不離手”。
我喜歡拍立得的儀式感,你一定要屏住呼吸,你才不會抖,透過正方形,好像已經容納了我的宇宙。
圖源:網絡也會帶上相機參加公益組織的活動,前往烏干達難民營,看望戰火中的孩子們。
圖源:網絡隨著年齡的增長,林嘉欣越來越喜歡不加雕琢、自然真實的人與事。
不演戲時,她連早生的白發都懶得染。哪怕被吐槽“頸紋深”,在電影里和日常照片中也從不修圖、美化。
在她看來:衰老,是一件無需遮掩的事。
生活唯一的宗旨,是追尋快樂。
圖源:網絡而林嘉欣的快樂,可以看出,根本不需要丈夫來成全。
正如她常教育女兒們說的:不要向外盲目尋快樂,也不要依靠別人圓滿自己。
真正的快樂和安全感,是內求。
結束感情破裂的婚姻,對林嘉欣而言何嘗不是追求快樂呢?
文末點贊,愿每個人都能追逐屬于自己的快樂。
*原標題:《下嫁12年,她突然官宣離婚》
發布于:北京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