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冕之王"王儀涵被李永波封"世界第一",25歲單身。 熱訊
一
【資料圖】
王儀涵1988年1月8日出生于中國上海一個普通家庭!
王儀涵的母親很是喜歡打羽毛球,因此王儀涵在很小的時候就被母親帶著去打羽毛球,在她五六歲的時候母親就讓她上手一起打球。
因為五六歲的王儀涵太小了,所以她很難接住媽媽打過來的球,但每次只要她能連續接上那么幾拍,她就會開心的揮著球拍叫起來。
也是從這個時候羽毛球開始在王儀涵小小的心中留下了一個希望的種子。
等到了王儀涵上小學三年級9歲的時候,她的身高在班級非常突出,幾乎比班里除她之外最高的同學還要高出半個頭。
最關鍵的是,王儀涵這個時候的體育成績還非常好,她在全年級的女生中跑步每次都是第一名。
因此,在放暑假的時候,學校的體育老師就給王儀涵的母親建議,像王儀涵這樣好的身體條件,可以讓她去上一個體育興趣班。
王儀涵的父母工作比較繁忙,沒有照顧王儀涵,所以本來他們是想要給王儀涵暑假的時候報一個補習班的,在聽了體育老師的建議之后,他們就決定給王儀涵報一個體育興趣班。
前面說了王儀涵的母親非常喜歡打羽毛球,因此當聽到體育老師說給女兒報一個體育興趣班的時候,她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羽毛球。
不僅是王儀涵的母親,王儀涵自己得知父母要給自己報一個體育培訓班的時候,她也第一時間想起了五六歲和母親一起打球的場景。
就這樣,父母在征求的王儀涵的意見之后,就給9歲的王儀涵報了羽毛球興趣班。
第一個到興趣班的時候,教練就讓所有同學一起先繞著場地跑10圈,跑步可是王儀涵的強項,所以她在所有興趣班同學中跑了第三名。
王儀涵所在的這個培訓班都是不到10歲的小孩子,所以跑10圈的難度還是挺大的,許多身體瘦弱的小朋友當場就跑吐了,但是王儀涵卻一點事都沒有。
經過第一天的“魔鬼訓練”,許多小朋友第二天就沒有來,王儀涵不僅早早來了,還有點樂此不疲。
王儀涵不僅身體條件好,學東西的速度也非常快,比如教練教握拍,很多小朋友都學不會,但王儀涵卻是很快就學會了。
對于王儀涵來說,在羽毛球培訓班訓練的時間很幸福,但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當暑假結束之后,這個羽毛球培訓班也就結束了。
不過,培訓班的教練世界冠軍王朋仁卻是發現王儀涵在羽毛球上很有天賦,于是他想讓王儀涵繼續練習羽毛球,不過這件事并不是王儀涵能夠決定的。
當時的王朋仁剛剛開始當教練,所以他很用心,當即就親自登門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王儀涵的父母。
王儀涵的父母那個時候首先考慮的就是女兒練習羽毛球會不會影響到女兒的學習,王朋仁在思考了一下之后,告訴王儀涵的父母可以讓王儀涵每天下午放學之后跟著他訓練,而且她還提出由他來接送王儀涵去練球。
王儀涵的父母一看教練這么用心,他們也沒有什么理由不同意。
二
在教練王朋仁的堅持下,王儀涵正式開始接觸羽毛球。
每天放學之后,王朋仁都會在學校門口等著王儀涵,用自行車帶著她去到球館訓練。
在這樣的訓練方式之下,王儀涵在羽毛球上的天賦很快就展現出來了,訓練了半年之后她就被上海市少體校看中了,開始了半天學習文化課半天訓練的生活。
那個時候,上海市少體校在很多地方都選擇了一些羽毛球苗子,年紀基本都差不多,成績也大差不差,王儀涵在其中成績不算太好,但也不算太差。
不過,王儀涵當時只要跟比自己大一些的隊員打球總是輸球,并且每次都輸得很慘。
每次輸球之后王儀涵心里總是不服氣,覺得要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自己一定會贏,不過王儀涵也不光是嘴上不服,輸球之后她都會加練,期待下一次贏球。
在少體校訓練了大概半年之后,王儀涵再和那些比自己大的隊員打球的時候,不至于每次都贏,但也絕對不會再跟以前一樣輸的很慘。
不久之后教練就開始安排王儀涵打全國少年比賽,但剛開始職業訓練的王儀涵幾乎每次都被別人打的滿地找牙。
從賽場上下來之后,王儀涵哭的很難過,教練見狀對她說:“你才打了幾年,人家都打了多少年了,你的水平還遠遠不夠。”
2001年,13歲的王儀涵第一次參加全國青年比賽,盡管沒有取得太好的成績,但是她卻給許多參賽者以及教練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這主要是因為,王儀涵在打第十七名和第十八名排名比賽的時候,她的那種狀態就像是在爭冠軍。
只要自己贏下一分王儀涵就會大叫,為自己加油打氣,最終三局比賽結束,王儀涵以大比分2比1贏下對手。
獲得第十七名的她興奮的好像是拿到了冠軍,正是這種對比賽的投入程度使得很多人記住了這個13歲的小姑娘。
王儀涵不僅是在比賽中很有激情,在訓練的時候她身上也有那種遠超一般人的毅力。
她的腳在訓練中特別容易起泡,每次只要換新鞋,就一定會起泡,但是在教練的印象中,王儀涵從來沒有因為這件事向自己請假,從不因為這些事缺席訓練。
有一次訓練結束之后,王儀涵脫下自己的鞋子,兩只腳上一共有八處地方被磨破了,但她在訓練中沒有吭一聲,教練看著也是心疼不已。
后來王儀涵認為,正是這種小時候的不怕吃苦、不服輸的性格對于自己后來的成長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三
2002年,14歲的王儀涵就被輸送到上海市體工隊,但是在進隊之前的例行體檢之中,王儀涵卻是被查出了有點青春期甲亢的癥狀。
這個情況讓上海市體工隊有一些顧慮,最終他們還是沒有讓王儀涵進隊,而是把她退回到了上海市少體校。
那個時候,王儀涵一度以為自己要進入更大的平臺,參加更高級別的比賽,但誰知道自己卻被退回來了,為此王儀涵在私下哭了好多回。
慶幸的是,當時王儀涵在上海市少體校的教練程演并沒有放棄她,想讓王儀涵留在少體校繼續訓練。
在這期間程演咨詢了很多醫生,請教了很多名家一起幫助王儀涵治療恢復。
不過對于當時的王儀涵來說,一方面要和小自己很多的小孩一起訓練,一方面接受治療,同時還要等待來自上海體工隊的機會,這種不確定的壓抑和壓力幾乎每天都在摧殘著她的心理。
在這段最難熬的日子里,王儀涵那種能吃苦、不服輸的精神再一次幫助了她,讓她能夠每天頂住壓力,努力訓練。
在這種努力之下之下,王儀涵的實力緩慢進步,但最重要的是她的心理抗壓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于是,在一次比賽中,王儀涵頂住壓力,戰勝了一名和自己一樣大,但卻比自己先一步進入上海市體工隊的少體校隊友。
也是因此這一次比賽王儀涵表現出色,再加上她的身體已經基本恢復沒有什么病癥,所以上海市體工隊最終同意讓王儀涵去到隊里試訓。
2003年,15歲的王儀涵在全國青年比賽中表現出色,拿到了女單冠軍,也正是這個冠軍,讓上海市體工隊提前結束了王儀涵的試訓期,將她引進隊里。
一直到2004年初上海市體工隊終于正式決定引進王儀涵,進入上海隊之前先要軍訓。
在王儀涵參加上海市隊軍訓十幾天后,她就突然接到通知,她入選國家二隊了,這時的王儀涵還不是上海隊正式隊員,她是在進入國家二隊一個月之后才成為上海隊隊員的。
在進入國家隊的前一兩年王儀涵實際上并沒有什么太出色的成績,畢竟那個時候她還只是一個小將。
2006年,在進入國家二隊兩年之后,她順利入選了國家一隊,進入一隊不久,王儀涵就在中國羽毛球賽上擊敗了國羽女單前兩號主力謝杏芳。
不久之后王儀涵又在益陽世界杯邀請賽上接連擊敗張寧、謝杏芳兩位世界冠軍,在18歲的年紀就成為了世界冠軍。
當時世界杯邀請賽,王儀涵其實是沒有參賽機會,是因為盧蘭、朱琳這兩位隊員受傷,才給了王儀涵機會,而她也抓住了這個機會,最終成功拿下了世界杯冠軍。
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張寧和謝杏芳這兩位老將逐漸淡出國家隊,20歲的王儀涵則慢慢坐穩國羽女單主力的位置。
四
2009年3月,王儀涵在全英賽上相繼戰勝師姐謝杏芳和中國香港選手周蜜進入決賽,之后又在決賽中戰勝了丹麥選手蒂內.拉斯穆森,奪得了自己首個全英賽女單冠軍。
同年5月,王儀涵入選蘇迪曼杯24人大名單,并且最終取代了狀態欠佳的謝杏芳,成為第一單打。
而在這一年,王儀涵還先后獲得了日本、香港、法國三戰超級賽的女單冠軍,成為名副其實的國羽女單一姐。
2010年尤伯杯決賽前,國羽總教練李永波說:“王儀涵要是贏下這場比賽就是“世界一姐”。”
在比賽中,王儀涵在先丟一局,第二局最后又16比20的情況下,連續挽救四個賽點,以22比20拿下第二局,最終以大比分2比1逆轉取得勝利,王儀涵也無愧于她當時世界第一的排名。
在這一年的世錦賽上,王儀涵依舊是世界排名第一,但誰知道她卻在第三輪比賽中輸給了日本選手廣瀨榮理子。
輸球時候面對記者采訪,王儀涵一邊哭一邊接受采訪,每一個問題她都要想很久,在每一個沉默的間歇中,她的淚水都不由自主的滴落。
這種情況是每一個運動員都必須要面對的事情,只不過這時的王儀涵才22歲,還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2011年倫敦羽毛球世錦賽,王儀涵終于走出了前一年失利的陰影,成功拿下了女單冠軍,站上最高領獎臺的時候王儀涵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奪眶而出的淚水。
拿下世錦賽女單冠軍固然值得高興,但拿下冠軍的那一刻王儀涵就開戰展望2012年倫敦奧運會了。
甚至在世錦賽奪冠的那一刻,王儀涵就想象這是不是就預示著自己明年在這個地方依舊可以奪冠,因為2011年倫敦羽毛球賽世錦賽和201年倫敦奧運會羽毛球比賽在同一個場地。
這個時候,王儀涵雖然是國羽女單一姐,但是國羽女單還有其他幾位很優秀的隊員,比如王適嫻、王琳等等。
當時間進入2012年的時候,李雪芮又橫空出世,李雪芮的出現打破了國羽女單的局面,因為奧運會規定一個協會只能有三名隊員參加女單比賽。
時任國羽總教練的李永波對外聲明國羽選拔標準是“一致對外”,就是以外戰成績作為最重要的標準。
這些對于王儀涵來說意義不大,因為她不管是外戰成績還是內戰成績再國羽女單隊員中都是名列最前茅。
而異軍突起的李雪芮最終力壓王適嫻,和王儀涵、王琳一起參加了倫敦奧運會。
倫敦奧運會王儀涵一路過關斬將進入決賽,而上半年表現出色的李雪芮也是延續了火熱的狀態,兩人成功會師女單決賽。
在決賽中,李雪芮表現更加出色,最終以大比分2比1戰勝了王儀涵,王儀涵遺憾敗北,收獲一枚奧運會銀牌。
倫敦奧運會之后,王儀涵雖然還是國羽女單主力,但卻再也沒有取得太出色的成績。
王儀涵在北京奧運會之后,就開始被稱為“國羽一姐”,但她卻沒能拿下奧運會女單冠軍,所以她也被球迷稱為“無冕之王”。
為了自己的事業,王儀涵在25歲之前一直沒有談過戀愛,在早早無緣里約奧運會之后,王儀涵就在社交媒體公布了自己的男友,是比她小一歲的上海隊小師弟顧正赟。
如今王儀涵和男友已經結婚了,并且成為了華東師范大學的體育教練,也許再多一些年,她就會以一種另外的身份回到奧運會和世錦賽的賽場,看著自己的弟子在場上拼殺。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