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廣州刮起北國藝術旋風
《天鵝湖》將在真冰舞臺上面眾 |
華沙愛樂樂團 |
哥薩克合唱團
|
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 |
文/羊城晚報記者 艾修煜
立秋節氣已過,金秋已悄然到來!
8月底至9月底,在氣溫熱度不減的廣州,即將刮起一股來自北國的藝術旋風:東歐交響樂佼佼者演繹的大師之作、原汁原味的俄羅斯民族歌舞、浪漫又“高冷”的冰上芭蕾、正統權威的俄羅斯古典音樂紛紛上演。市民將感受到多元而深厚的藝術魅力。
卡斯普契克×陳薩×波蘭華沙愛樂樂團
時間:2023年9月11日(周一)20:00
地點:星海音樂廳
1901年11月5日,波蘭華沙愛樂樂團舉辦了創團首場音樂會。
建團百年來,該團充分展現了隱藏在音符背后斯拉夫式的浪漫主義,他們的演奏風格細膩,絲絲入扣,逐漸成為波蘭地位最高的交響樂團,同時也是歐洲音樂界的領航者。
如今,作為在世界范圍內享有盛名的東歐交響樂翹楚,波蘭華沙愛樂樂團曾在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現場見證過無數古典樂新星的冉冉升起,其錄制的專輯更曾摘得美國格萊美獎、法國金音叉獎、ICMA國際古典音樂獎、英國《留聲機》獎等極具分量的古典樂大獎。
金秋九月,由波蘭指揮大師雅切克·卡斯普契克執棒的華沙愛樂將聯袂廣州樂迷非常熟悉的中國鋼琴家陳薩,為羊城觀眾獻演。
音樂會將以潘德列茨基歌劇《失樂園》中的“小慢板”開場。該曲篇幅雖只有4分多鐘,卻細膩而優雅地刻畫了亞當與夏娃共度的曼妙時光,豐富的新浪漫主義元素撲面而來。
隨后上演的是肖邦《第一鋼琴協奏曲》,其旋律富有靈性和幻想,使人聽了如同回到青春夢幻中。
最后上演的是德沃夏克最負盛名的《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作曲家開創性地融合了德奧交響傳統、波西米亞鄉音與“新大陸”美國本土音樂元素,獨具民族情懷與國際精神。
俄羅斯圣彼得堡國家冰上芭蕾舞團《天鵝湖》
時間:2023年9月8日(周五)19:30 9月9日-10日(周六、周日)14:30 19:30
地點:廣州大劇院歌劇廳
提到“古典芭蕾”,相信不少人腦海中最先浮現的作品就是柴可夫斯基譜曲的《天鵝湖》。作為上演次數與版本最多的芭蕾舞劇,此次俄羅斯圣彼得堡國家冰上芭蕾舞劇團帶來了冰上芭蕾版《天鵝湖》。該劇將在制冰過程耗時24小時、厚度約5厘米、超過100平方米真冰舞臺上面眾,40多名冰上芭蕾明星將傾情演繹這部不朽之作。
俄羅斯圣彼得堡國家冰上芭蕾舞劇團創建于1967年,作為全球頂尖的冰上芭蕾表演團體,從第一次在圣彼得堡“水晶宮”劇院公演至今五十年來,該團演出已經超過5000余場,足跡遍及世界各地。
冰上芭蕾作為將滑冰與芭蕾融于一體的藝術,既有冰上運動特有的優美流暢,又有芭蕾藝術獨具的高貴典雅。用冰刀替代腳尖,這對演員的個人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冰上芭蕾舞表演不單純只是花樣滑冰和芭蕾舞的結合,還融合了性格舞、俄羅斯民間舞等各種類的舞蹈,使得冰上芭蕾的表演更加豐滿動人。
而在有限的劇場舞臺上,演員們的有效滑行距離大大縮短,在冰上完成跳躍、跨步等動作的難度變得更大。高難度托舉、旋轉、跳躍……觀眾能想到的高難度動作盡在“冰上芭蕾”。
莫斯科哥薩克合唱團庫班老歌音樂會
時間:2023年9月3日(周日)19:30
地點:廣州大劇院歌劇廳
俄羅斯藝術以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特色在世界范圍內享有盛譽,深刻地表達了俄羅斯人民的情感和精神面貌。俄羅斯歌曲是俄羅斯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深受中國觀眾喜愛。
莫斯科哥薩克合唱團成立于2013年,他們的表演風格融合了傳統哥薩克唱法和現場樂器伴奏,因獨具個性的和聲編寫而廣受贊譽。
莫斯科哥薩克合唱團通過音樂展現了哥薩克人的生活與文化傳統,進而展現了俄羅斯多元化的歷史與文化。現場表演氣氛歡快,通常含有舞蹈、軍刀等表演元素。
從他們的歌聲畫卷里,觀眾不僅能感受到來自極寒之地的如火熱情,也能看到這個民族多元與包容的精神。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他們走遍世界各地,所到之處往往引來全場喝彩與掌聲。莫斯科哥薩克合唱團用最質樸的聲音告訴觀眾,音樂是無須翻譯、世界共通的語言。
本場音樂會,他們將帶來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其中,有中國觀眾熟悉的《喀秋莎》《紅莓花兒開》《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山楂樹》等世界名曲;還有《遼闊的大草原》《哦,草地啊草地》《烏鴉》等哥薩克民歌以及組成哥薩克歌曲的重要基礎——庫班老歌《我是黑發女郎》《瑪魯霞》等。庫班歌曲曲調氣勢恢宏,遼遠而壯闊,本場演出的曲目更是精選了俄羅斯現代詩人及作曲家的代表作,以展現出庫班歌曲的獨特韻律。
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和費多謝耶夫音樂會
時間:2023年9月29日(周五)19:30
地點:廣州大劇院歌劇廳
183年前,偉大的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出生于俄國。柴可夫斯基的一生并不順遂,但他為世人留下無比豐厚的藝術財富,因此也被樂迷親切地稱為“老柴”。與其他俄羅斯作曲家相比,“老柴”在創作體裁上的涉獵最為廣泛——在交響曲、話劇、舞劇、協奏曲、音樂會序曲、合唱、室內樂以及藝術歌曲等領域都留下了大量名作。“老柴”將感人的旋律、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強烈的戲劇性融于作品中,時至今日,這些作品的光輝依舊熠熠。
俄羅斯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前身為蘇聯“全聯盟廣播與中央電視臺大交響樂團”)創建于1930年。該團悠久的歷史、細膩的錄音、繁忙的演出日程,證明了其世界一流交響樂團的地位,而該團也是演繹柴可夫斯基作品最權威的樂團之一。
米亞斯科夫斯基、普羅科菲耶夫、哈恰圖良、斯維里多夫、肖斯塔科維奇、鮑里斯·柴可夫斯基等著名作曲家都曾將自己的作品托付給該團首演。指揮大師弗拉基米爾·費多謝耶夫自1974年起擔任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地位至今無可撼動。
在今年中秋國慶長假的第一天,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將在費多謝耶夫大師的執棒下,以最權威演繹者的身份,為廣州觀眾深刻詮釋柴可夫斯基的第四和第五交響曲。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