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古籍保護與利用會議在濟南召開
【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
我國中醫藥古籍保護與利用情況如何?有哪些經驗?
8月23日,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主辦,山東中醫藥大學承辦的中醫藥古籍保護與利用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解答了上述問題。本次會議上,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文獻與文化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對相關古籍項目進展情況進行了通報,浙江、江蘇、四川、山東四個省份中醫藥主管部門交流了本省中醫藥古籍工作經驗。
我國現存中醫藥古籍有一萬余種。這些古籍文獻,不僅是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精神價值、思想智慧和生命知識的重要載體,也是中醫藥學術跨越千年、傳承至今的有力見證,更是中醫藥科技創新和學術進步的不竭源泉。十年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不斷完善中醫藥古籍工作體制機制,組織開展了中醫藥古籍保護與利用能力建設項目、《中華醫藏》編纂項目等一批中醫藥古籍項目,中醫藥古籍保護與利用工作取得顯著進展和積極成效,產出豐碩成果,中醫藥古籍研究機構和人才隊伍不斷健全,建立起了中醫藥古籍工作體系。
據了解,此次會議是落實《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的具體舉措。會議強調,要把握形勢,融入大局,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發揮中醫藥古籍在文化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立足“保護好”,強化“研究好”,聚焦“利用好”,統籌推進中醫藥古籍搶救保護、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各項工作。此次會議要求,要主動融入國家大局,做好頂層設計、加快推進出版,深入挖掘精華,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強烈的使命感,高質量做好中醫藥古籍保護和利用工作,為中醫藥事業振興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二級巡視員馬忠明出席并講話,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山東省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技教育處處長牛暉、山東中醫藥大學校長李可建致辭。會議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中醫科技處處長邱岳主持。
會議同期舉辦了全國中醫藥古籍保護與利用技術培訓。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醫藥主管部門,中醫藥行業古籍館藏機構、相關出版機構、有關專家學者,中醫藥古籍項目課題負責人及學術骨干共300余人參加會議。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