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低迷,小家電行業的故事如何繼續? 新視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市場疲軟,小家電企業業績分化
以九陽為例,2022年其錄得營收101.76億元,同比下滑3.45%;進入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收繼續下滑,報告期內錄得營收18.92億元,同比下滑18.74%。無獨有偶,2022年蘇泊爾的營收也同比出現6.55%的下滑,錄得201.71億元;2023年第一季度,蘇泊爾錄得營收49.63億元,同比出現11.56%的下滑。
而新晉網紅企業新寶股份和北鼎電器的營收表現也并不美好。2022年,新寶股份實現營收136.96億元,同比下滑8.15%;今年第一季度,其錄得營收28.29億元,同比下滑22.32%。而北鼎電器2022年和2023年第一季度的營收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資料圖】
相較之下,小熊電器近一年來的業績表現尚可,2022年其實現營收41.17億元,同比增長14.18%;尤其是進入今年第一季度,在一眾業績下滑的小家電企業中,小熊電器實現營收12.51億元,同比增長28.07%,表現頗有一枝獨秀的意味。
對于上述小家電企業的業績表現,產業在線分析師龍飛認為,自2022年以來,小家電尤其是廚房小家電市場經歷了整體回調,內銷疲軟;此外,受制于歐美等地區的需求緊縮,外銷市場整體也出現較大幅度下滑。
分企業來看,小熊電器業績表現較好,可能與其國內銷售基礎較扎實有關,另外小熊電器的銷售重心目前還是內銷市場,受海外市場擾動較少。而新寶和北鼎,兩者是從海外代工起家,目前對海外市場的依賴度仍較大,以新寶為例,其外銷的營收占比約在7成左右,因而業績也受到海外市場擾動。而近兩年歐美國家通脹嚴重,消費環境欠佳,加之2020-2021年中國小家電出口暴增,導致這兩大區域市場庫存積壓嚴重,2022年以來,如電烤箱、微波爐、咖啡機等臺面式小家電出口下滑尤為明顯,而歐美兩大市場的進口比例,可以占到中國廚房小家電出口市場30%-40%的份額,其影響相對較大。再有就是九陽、蘇泊爾等傳統小家電企業業績的下滑,可能更多與企業自身產品的迭代速度,以及迎合消費者改善需求的響應速度有關,在消費需求的敏感度上,傳統小家電企業與新興小家電企業相比,尚有差距。
這一點可以從小熊電器身上找到端倪。目前,小熊電器的經營類目中既有新興品類,也有傳統品類,但它在很多品類上做了場景化細分,比如針對早餐場景的三明治機、煮蛋器,針對母嬰場景的煮奶器、榨汁機等,針對的都是當代年輕人生活中特有的消費痛點;同時在產品外觀和價格策略上,它更好地迎合了年輕需求,這些因素構成了小熊電器的比較優勢。
此外,包括小熊、新寶、北鼎等后起之秀在內,相對于傳統小家電企業,他們主要是從線上渠道脫穎而出的,盡管九陽、蘇泊爾等做到了線上線下全覆蓋,但是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線下渠道的運營成本可能反而成為這些企業的負擔。在市場策略的靈活性上,新興小家電企業要優于傳統小家電企業。
當然,觀察小家電企業的業績變化,離不開對當下市場環境的分析。有小家電業內人士告訴中國家電網,今年以來,市場出現了明顯的消費降級,居民消費能力恢復不及預期,青年人失業率上升。而包括小家電和廚電在內的產品,本身屬于增值型家電,如果需求不迫切,消費者會選擇推遲或取消這些可選品的購買。另外,就是消費者價格接受程度也在降級,以前他們可能更青睞精品小家電,而現在則更傾向于平價產品。事實上,今年以來,空調以至于冰洗等剛需大家電的恢復程度實際要好于小家電行業。
小家電追風熱退潮
在2022年度股東大會上,美的方面提到,2022年美的集團關停合并了部分小家電業務,梳理了90多個產品類目,900多個SKU,這些業務合計起來總體虧損約2000萬元。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坦言,近年來美的在小家電業務上做了一個錯誤的決策,很多小家電產品并不適合美的,這些產品更新迭代快,生命周期短,并不符合美的本身特征。“幸好我們及時進行了反思和自我否定,及時糾正了這個錯誤。”他表示,美的將重新聚焦于核心品類和核心市場,加強品牌建設。
對于美的在小家電業務上的反思,業內人士表示,小家電尤其是很多網紅小家電在過去幾年的爆火,有其特殊的市場背景。“以廚房小家電為例,他們的火爆很大程度上與封控期間人們居家時間變長有關,很多年輕人不會做飯,而這些廚房小家電可以幫助他們簡單快速地烹飪一餐。再加上短視頻、直播等現代化傳播手段的參與,讓這些網紅小家電可以很快地影響他們的受眾,短時間內出現銷量的暴增。現在,隨著生活步入常態化軌道,年輕人能夠花在烹飪上的時間減少,需求確實會發生很大變遷。”
再有,除了我們傳統熟悉的電飯煲、微波爐等常規小家電,網紅小家電本身代表的是特別細化的需求,是某些趨勢的具象化,如早餐類家電,寵物家電,按摩小家電等,但是就市場發展程度和需求本身而言,其消費理念并不成熟,消費彈性很大,行業還沒建立規模效應,這就容易造成市場大起大落。當然,這并不是說這些產品將來沒有市場,而是說他們要想達到某個支撐量級,還需要時間的積累。
而對于美的等綜合家電企業而言,一直以來的戰略傾向是在具體品類上做到“數一數二”,也就是說他們一旦選擇進入某個產品賽道,就意味著企業要投入大量資源,將品牌做到該品類數一數二的市占率。但是面對過多過細的長尾小家電品類,以及小眾的市場規模,其投入產出比往往是不成比例的。此外,近年來涌現的諸多新興小家電,很多產品的技術含量并不高,一旦進入者增多,產品降價就在所難免,市場很容易進入過剩競爭階段。因而,美的回歸“聚焦核心”的方向仍是明確清晰的。
不過,小家電行業“退燒”并不完全是壞事,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消費者對品質生活、美好生活的追求,滿足細分需求的產品仍有成長空間,只是目前來看,新興小家電的需求量還不穩定,但行業經歷過洗牌,向著正規化、標準化發展,有助于更廣闊空間的打開。另外就是,當前消費環境還沒有調整過來,消費者可能更追求價廉物美,未來隨著消費能力的恢復,以前對于精品化、高端化小家電的需求應該還會回來。
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小熊電器方面表示,雖然競爭激烈,但行業空間畢竟不是封閉的,大家也不用太糾結此消彼長,還有很多新品類,新需求的增量維度。而小家電品牌的銷售規模增長與品類策略密切相關,包括市場份額的提高,新渠道的開拓,運營能力的增強,都有可為之處。
飛利浦家電大中華區總經理王超也表示,受消費大環境影響,今年以來一些品類的銷售的確出現了下滑,但還有一些品類如咖啡機、洗地機等表現非常好。他提到,大家電解決的是生活剛需問題,而小家電解決的是生活品質問題。當經濟變好時,小家電的銷售狀況一定很好。當下而言,由于小家電進入門檻低,所以涌現出很多新品牌,新產品,市場呈現眼花繚亂的狀態,但這種狀態下的產品生命周期也比較短,存在壽命短、使用頻率不高等問題。小家電行業最終的出路還是推新賣高,滿足越來越細化的需求,或者滿足中高端、精品化需求。近年來,飛利浦在佛山、上海、蘇州等地成立了多個研發中心,致力于解決小家電產品研發能力不足等問題。他也相信,隨著消費的恢復,小家電行業還會迎來新升級,新需求高峰。
而新寶股份方面則提到,從海外客戶反饋看,上半年主要海外客戶的庫存已經基本出清,下半年訂單需求有望逐步恢復,客戶對新項目洽談也較為活躍。另外,就內銷市場來看,公司將持續加大產品更新迭代力度,譬如針對國內消費者對咖啡需求的增長,公司推出了咖啡機自主品牌Barsetto,在國內實現了較好增長,而通過IPO,公司募資投入的蒸汽壓力型咖啡機技術改造項目正在穩步推進,后續有望為公司咖啡機業務增長奠定良好基礎。
德邦證券分析師認為,今年以來,受弱經濟環境下需求不振,外銷高通脹及去庫存影響,廚房小家電、生活電器等板塊均有所承壓,但洗地機、寵物家電等細分場景需求表現靚麗。隨著二三季度消費節點的密集到來,以及海外去庫存告一段落,小家電行業有望迎來逐步好轉,另外隨著原材料價格步入下行區間,企業毛利率有望得到改善,收入彈性可期。他們建議投資者下半年可關注小家電行業的結構性機會。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